【急流勇退豈無人】
***
「這不是《壹週刊》!這不是《壹週刊》!」看到薄若大賣場型錄的《壹週刊》,心裡發出的驚嘆,就像那吃了它牌炸雞,而耍賴不已的男子一樣。
六月底的人事裁減,我認為應是《壹週刊》收攤的前奏了,未來無論是人員整併進《蘋果日報》、直接裁撤,或轉手出售,應該很快會作個了結吧。因為,costdown的小本經營、將本求利、度小月等時機,從來就不是黎智英的經營風格。
沒想到,七月持續出刊的《壹週刊》,竟如此單薄!也許是身為創刊員工的感情作祟,看著這樣的老夥伴身影,心中頓生風中殘燭般的淒然。
八月上旬,三十多名《壹週刊》員工(含四位副總編輯)集體請辭,準備投效另一家新創的媒體,以致人力更形困窘,必須仰賴《蘋果日報》的緊急支援。
今天,老同事po文說,現在《壹週刊》辦公室內,最熱切討論的,不再是報導的題目,而是要投效的新媒體的發展動向云云。
當機立斷,是一種智慧、一種勇氣、一種美學。我曉得,這不容易;但看到這樣拖泥帶水的經營步調、低迷紛亂的企業文化,我依然不禁想直嚷:「這不是黎智英!這不是黎智英!」
***
(照片,網路截圖)